《這個世界的音樂》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今天我所說課的題目是《這個世界的音樂》。它是高中一年級的教學內容,具體編排在第二冊第三單元(說明文單元)的第四篇。從單元的安排上來講,前面已經(jīng)有了三篇文章對如何抓住學好說明文的關鍵問題作了鋪墊,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上就更需要體現(xiàn)出較強的目標訓練意識,突出學生的語文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
《這個世界的音樂》是一篇科普說明文,它不僅帶著我的學生們再一次走進了神秘的大自然,感受到大自然的氣息,而且還為他們解開了一個又一個的大自然奧秘。
根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參要求,結合本文特點,我確立教學目標如下:
1、 領會“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懂得自然界一些生物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
2、 掌握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動的語言。
3、 培養(yǎng)學生探索大自然奧秘的勇氣和信心及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教學重點: 正確理解“這個世界的音樂”的含義。
教學難點: 解讀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圖,把握作品主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任何形式的生命的人文精神。
二、 說學情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每當我們向學生教授新知識時,自然要考慮我們的教學對象在學習本課知識時的原有基礎、現(xiàn)有困難及某些學習心理特征,從而制定出有效的教學計劃,采用有效的教學方法。
《這個世界的音樂》這篇課文時新教材的新課文,同時它也被確定為“自讀”課文,再加上學生剛剛進入高一,他們大都不喜歡讀說明文,感覺枯燥無味,這就有可能使他們讀不下去課文,或者雖然讀下去但也只是蜻蜓點水、走馬觀花而已,難以抓住重點。針對學生的一系列心理狀態(tài),我思考:怎樣在40分鐘時間里將學生的注意力盡量吸引到課文本身上來, 完成對這篇科普說明文比較深刻的解讀,選擇一個有特點、有吸引力的教學切入點是確保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關鍵。
三、 說教學方法
(一) 從學情出發(fā),首先把握兩個原則:
1、 注意高視點、低起點,先把基礎知識落實到實處,再深入實施其他教學方式和手段。
2、 重視素質教育,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培養(yǎng),因材施教。
其次采取以下具體方法:
第一、 充分預習課文。印發(fā)預習材料,要求學生課前預習(內容包括:作家作品、寫作背景、掌握生字詞、熟讀課文、標出段落、劃分層次),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認知能力。
第二、 根據(jù)學習的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確定課時。
第三、 分解重難點,以確保學生做到一課一得。
(二)、從課文本身出發(fā),需注意:
作為自讀課文,大部分的課堂活動還是要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能起到一個引導作用。教師如何才能完成這樣的“引路人”的角色,那就是“問題”。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問題,是將學生帶到新境界的最佳途徑之一。因此本文主要采取提問式的教學方法,然后通過“討論”和“辯論”等形式實現(xiàn)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四、 教學方式及手段
本文通過學生自由誦讀理解課文,感知具體的語言信息。但由于說明文中某些內容較為抽象,所以我上課時利用錄音機錄制了一部分來自大自然的聲音,讓學生親身品味、體驗。同時還運用了多媒體課件將幾個需要討論和理解的問題顯示了出來,并要求學生緊緊圍繞它們去思考。
五、 說教學程序(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1課時
指導學習:課前自學和課堂討論相結合。(設計依據(jù):課前預習是學習每一篇課文前的要求,且本文是自讀課文,自學是必須的;在課堂上,通過討論和辯論可以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內容,發(fā)揮他們自主學習、探究的能力。)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先聽一段中國古典音樂《梁!,再聽幾段來自大自然的音樂。
明確:除了人類的音樂外,自然界的生物也有音樂。我們應該懂得尊重任何形式生命。
(二)、分析課文
提問:
1、“這個世界的音樂”究竟指的是怎樣的一種音樂?
(思考--討論--發(fā)言)
2、這種聲音是否具有某種具體的意義?
(在原文中找答案)
3、 作者的觀點,人類作為地球生物,創(chuàng)作音樂的原因是什么?
(討論--思考--發(fā)言)
(三)“課堂小小辯論賽”
作者把音樂創(chuàng)作視為人類的生物性本能,也就是把動物與人類看作有某種質的類同,這是否抹殺了人與動物的本質區(qū)別?(學生先討論,再發(fā)表自方觀點)
(四)、說明方法:舉例子、作比較
(學生在課文中找出事例加以證明 )
(五) 品味語言:生動幽默
(兼文學性和趣味性)
(六) 介紹“人生健康小訣竅”
1、 聽好的音樂可以使人身心舒暢。
2、 聆聽古典音樂最有益于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