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言文字題(第1~3題每題4分,第4題8分,共20分)
1.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都不相同的一組是()
A.著陸著重號著迷棋高一著
B.附和和稀泥和煦和盤托出
C.剽竊漂白劑保鏢虛無縹緲
D.誹謗光榮榜滂沱氣勢磅礴
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成都五牛俱樂部一二三線球隊請的主教練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國人,其雄厚財力令其他甲B球隊望其項背。
B.為了救活這家瀕臨倒閉的工廠,新上任的廠領(lǐng)導(dǎo)真可謂處心積慮。
C.今年初上海鮮牛奶市場燃起競相降價烽火,消費者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D.北京大學(xué)“五四劇社”為百年校慶排練的話劇《蔡元培》是否會以全新的風(fēng)格出現(xiàn)在舞臺上,大家都拭目以待。
3.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A.雖然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給我們帶來了不少商務(wù)、交流、購物上的便利,但是我們對網(wǎng)上信息的真實性和安全性越來越懷疑。
B.歐盟委員會發(fā)表的報告顯示,即將加入的10個新成員國的人均國民生產(chǎn)總值僅為現(xiàn)有成員國平均水平的47%,新老成員國貧富十分懸殊。
C.如果“臺獨”勢力分裂祖國的陰謀得逞,子孫后代不答應(yīng),海峽兩岸的人民不答應(yīng)。
D.在雷鋒去世40多年的今天,中國之所以重新掀起學(xué)習(xí)雷鋒運動,就是要重新強調(diào)他所代表的那種共產(chǎn)主義和“為人民服務(wù)”。
4.在下面這段話中橫線處續(xù)寫恰當(dāng)?shù)恼Z句,使整段話語意連貫,句式和諧。
你應(yīng)該有理想,但是不要公然鄙視那些目光短淺的人;你應(yīng)該有操守,但是不要輕率抨擊那些得過且過的人;,。道德是一種修養(yǎng),不是一種權(quán)力;,;道德適合拿來約束自己,不適合拿來壓制別人。
二、文言文閱讀(本大題共4小題,每題3分,共12分)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茍合。時大宗召為諫議大夫。帝嘗曰:“君臣同德,則海內(nèi)安。朕雖不明,幸諸公數(shù)相諫正,庶致天下于平!鲍曔M曰:“古者,天子有爭臣七人,諫不用,則相繼以死。今陛下開圣德,收采芻言,臣愿竭狂瞽,佐萬分一!鲍曂普\進善,每存規(guī)益,帝益任之。
它日進見,有美人侍帝側(cè)。帝指之曰:“廬江不道,賊其夫而納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陛下以廬江為是邪?非邪?”帝曰:“殺人而取妻,乃問朕是非,何也?”對曰:“臣聞齊桓公之郭,問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惡惡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賢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惡惡不能去,所以亡!癖菹轮獜]江之亡,其姬尚在,竊謂陛下以為是。審知其非,所謂知惡而不去也!钡坂得榔溲。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孫以樂律授宮中音家,伎不進,數(shù)被讓。珪與溫彥博同進曰:“孝孫修謹士,陛下使教女樂,又責(zé)譙之,天下其以士為輕乎!”帝怒曰:“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為人游說邪?”彥博懼,謝罪,珪不謝,曰:“臣本事前宮,罪當(dāng)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責(zé)以忠效。今疑臣以私,是陛下負臣,臣不負陛下!钡勰粦M,遂罷。
時珪與玄齡等同輔政。帝謂曰:“卿為朕言玄齡等材,且自謂孰與諸子賢?”對曰:“孜孜奉國,知無不為,臣不如玄齡;兼賢文武,出將入相,臣不如口靖;敷奏詳明,出納惟允,臣不如彥博;濟繁治劇,眾務(wù)必舉,巨不如胄;以諫諍為心,恥君不及堯舜,臣不如征。至激濁揚清,疾惡好善,臣于數(shù)子有一日之長!钡鄯Q善。 (選自《新唐書》)
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朕雖不明,幸諸公數(shù)相諫正正:正確
B.伎不進,數(shù)被讓讓:責(zé)備
C.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矜:憐憫
D.濟繁治劇,眾務(wù)必舉舉:辦妥
6.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君臣同德,則海內(nèi)安于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
B.以其善善而惡惡也臣以供養(yǎng)無主,辭不赴命
C.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于是大王乃齋戒五日,使臣奉璧
D.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7.下列句子分別編為四組,全都表現(xiàn)王珪“為人雅正”的一組是()
①臣愿竭狂瞽,佐萬分一②珪推誠進善,每存規(guī)益
③今陛下知廬江之亡,其姬尚在,竊謂陛下以為是④彥博懼,謝罪,珪不謝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樞密,責(zé)以忠效⑥時珪與玄齡等同輔政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D(zhuǎn).②③⑥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珪為人正直。任諫議大夫之職以來,無論是引喻規(guī)勸,還是直言相諫,抑或是犯顏廷爭,他都以誠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賞識與器重。
B.王珪發(fā)現(xiàn)太宗有納廬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惡不分而致滅亡的史實作類比,勸諫太宗吸取教訓(xùn),采納善言,知惡而去之,終使太宗心悅誠服。
C.王珪與溫彥博替祖孝孫辯解,致使太宗大怒。王珪毫不畏懼地直言,自己因報效皇上知遇之恩,且受命盡忠職守才這樣做,過錯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D.王珪評論朝中大臣之才時,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們,而自己的長處就是能“激濁揚清、疾惡好善”,表現(xiàn)他謹慎謙虛的品格和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