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tǒng)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類需要的最高層次是( )。
A.歸屬
B.自我實現
C.尊重
D..生理
2.一般在教學開始前使用,用來摸清學生的現有水平及個別差異,以便安排教學的評定屬于( )。
A.診斷性評定
B.形成性評定
C.總結性評定
D.非正式評定
3.一般來講,容易、簡單、枯燥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比復雜、思維卷入過多需要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對動機水平的要求( )。
A.高
B.低
C.一樣
D.因個體的差異而不同
4.成就動機可以區(qū)分為力求成功與避免失敗兩種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動機( )。
A.高
B.低
C.與避免失敗者一樣
D.與學習無關
5.人們在保持知識時采用各種記憶術,實際是應用了記憶的( )。
A.精細加工策略
B.多重編碼
C.過度學習
D.人為增加線索
6.技能學習的最基本的條件是( )。
A.講解
B.示范
C.練習
D.反饋
7.以學生所在團體的平均成績?yōu)閰⒄諛藴剩鶕湓趫F體中的位置來做出判斷和報告評價結果的評價是( )。
A.常模參照評價
B.標準參照評價
C.配置性評價
D.正式評價
8.某學生在英語測驗中取得了高分,他將成功歸因于運氣好,這種歸因具有的特性是( )。
A.內部一穩(wěn)定一可控的
B.內部一不穩(wěn)定一不可控的
C.外部一穩(wěn)定一可控的
D.外部一不穩(wěn)定一不可控的
9.有的學生平時易受暗示,屈從于權威,按照他人的意見辦事,不善于適應緊急情況.這類學生的性格類型屬于( )。
A.場依存型占優(yōu)勢
B.場獨立型占優(yōu)勢
C.情感型
D.內傾型
10.某人對某種制品的用途總是有一種慣常的固定模式,很難想到它的其他用途.這在心理學上稱之為( )。
A.定勢
B.功能固著
C.認知風格
D.頓悟
11.奧蘇貝爾認為,學生學習的實質是( )。
A.有意義接受學習
B.有意義發(fā)現學習
C.發(fā)現學習
D.探究學習
12.個體依據一定的社會規(guī)范和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wěn)定的、具有評價意義的特性叫做( )。
A.品德
B.道德
C.個性
D.人格
13.現代認知心理學的陳述性知識相當于加涅學習結果分類體系中的( )。
A.智慧技能
B.認知策略
C.言語信息
D.動作技能
14.品德心理結構中最具有動力色彩的成份是( )。
A.道德認識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為
15.遷移的概括原理理論認為實現遷移的原因是兩種學習之間有共同的概括化的原理.這一理論的代表人物是( )。
A.桑代克
B.苛勒
C.奧蘇貝爾
D.賈德
16.在布盧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中,認知領域的最高級目標是( )。
A.運用
B.分析
C.綜合
D.評價
17.“這次考試失敗是因為我的運氣不好”,這是把失敗歸因于( )。
A.內部的可控因素
B.內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8.解決問題的最高表現形式是( )。
A.獲得規(guī)則
B.理解概念
C.創(chuàng)造性
D.知識遷移
19.形象聯想的學習策略屬于( )。
A.復述策略
B.精細加工策略
C.組織策略
D.問題解決策略
20.在許多人“起哄”的時候,平時文雅的學生也會表現得粗魯無禮,這種行為是( )。
A.服從
B.從眾
C.去個性化
D.模仿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9個小題,20個空,每空1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題中的橫線上)。
21.歸因即對自我行為的原因分析,包括三個成分:內外源、_____和_____。
22.班杜拉將強化分為三種類型:直接強化、_____、_____。
23.廣義的知識包括兩大類,一類為_____,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問題;另一類為_____,它回答“怎么辦”的問題。
24.發(fā)散性思維常被用作衡量創(chuàng)造性的指標,它的三個基本特征是:_____、變通性和_____
25.從遷移產生的方向看,遷移可分為_____和_____,前者指先前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后者指后繼學習對先前學習的影響。
26.教學目標有以下三個層次_____、_____和_____。
27.元認知是于l976年由_____提出來的,它由三個部分組成,即_____、元認知體驗和_____。
28.成就動機指人們在完成任務中力求獲得成功的內部動因,它由兩種成分構成:_____和_____。
29.兒童多動綜合征是一種以_____、_____和好沖動為主要特征的綜合性障礙。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5個小題,每小題4分,共20分)
30.闡述影響學習動機形成的因素。
31.影響遷移的因素有哪些?
32.簡述如何促進學習的遷移。
33.聯系實際,談談如何提高教師的素質:
34.舉例說明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有哪些?
四、論述題(本大題共有2個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35.根據品德形成的過程與影響因素,討論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德?
36.結合小學生在實際學習,談談促進學習策略教學在有效措施。
2005年7月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福建省統(tǒng)一命題考試
教育心理學(小學及以下)試卷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B 2.A 3.B 4.B 5.A 6.C 7.A 8.D 9.A 10.B
11.A 12.A 13.C 14.B 15.D 16.D 17.D 18.C 19.B 20.B
二、填空題
21.穩(wěn)定性控制性
22.替代強化自我強化
23.陳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
24.流暢性獨特性
25.順向遷移逆向遷移
26.課程目標學科目標課堂教學目標
27.弗拉維爾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策略
28.追求成功的動機避免失敗的動機
29.注意缺陷活動過度
三、簡答題
30.(1)內部因素:學習動機既然是學習的內部動因,是客觀的學習要求在學生頭腦中的反映,那么,首先要看到,內部條件在學習動機形成中是最初要注意到的。內部因素主要包括:學生的自身需要與目標結構;成熟與年齡特點;學生的性格特征和個別差異;學生的志向水平和價值觀;學生的焦慮程度。 (2)外部因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具體而言,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環(huán)境與社會輿論;教師的榜樣作用。
31.(1)相似性。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兩種任務中含有的共同成分決定的,較多的共
同成分將產生較大的相似性,并導致遷移的產生。 (2)原有認知結構。原有的學習對后繼學習的影響是比較常見的一種遷移方式,原有認知結構的特征直接決定了遷移的可能性及遷移的程度。原有認知結構對遷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習者是否擁有相應的背景知識,這是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第二,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概括水平對遷移起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三。學習者是否具有相應的認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對認知活動進行調節(jié)、控制的元認知策略.也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3)學習者的心向與定勢。心向與定勢常常是指同一種現象.即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tài)。定勢對遷移的影響表現為兩種:促進和阻礙。此外,諸如年齡、智力、學習者的態(tài)度、教學指導、外界的提示與幫助等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32.促進學習遷移的方法: (1)精選教材。教師應選擇那些具有廣泛遷移價值的科學成果作為教材的基本內容,而每一門學科中的基本知識(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技能和行為規(guī)范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其遷移價值較大。 (2)合理編排教學內容,注意學科之間的聯系。精選的教材只有通過合理的編排才能充分發(fā)揮其遷移的效能,從遷移的角度來看,合理編排的標準就是使教材達到結構化、一體化、網絡化。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合理編排的教學內容是通過合理的教學程序得以體現、實施的,教學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發(fā)揮功效的最直接的環(huán)節(jié)。 (4)注意教學的啟發(fā)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要使學生學得的知識、技能、思維方法、學習態(tài)度等能夠得至遷移,并且能夠因遷移而產生積極的結果,還需要克服思維品質中的消極因素。培養(yǎng)良好的思維品質。 (5)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研究證明.學習策略及元認知策略具有廣泛的遷移性,同時又能提高學習者的遷移的意識性。
33.提高教師的素質是一項龐大的系統(tǒng)工程。從心理學的角度,提高教師素質的心理學途徑主要包括: (1)大力培育優(yōu)良的校風。校風的好壞對教師心態(tài)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良好的校風具有感染、行為導向和內聚功能,大力培育良好的校風是提高教師素質的一條重要的心理學途徑。 (2)注重教師教學監(jiān)控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監(jiān)控能力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的教學目標事先進行計劃和安排;二是對自己的實際教學過程進行有意識的監(jiān)察、評價和反饋:三是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自我調控或校正。 (3)將自我教育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重點。自我教育是提高教師素質的內在動力,因而應當作為提高教師素質的重點以對待。教師的自我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①自我認識與自我接納。正確的自我認識是自我教育的基礎。②自我籌劃與自我設計。③自我監(jiān)督與自我反省。自我監(jiān)督是一個自我審視、自我督促的過程。自我反省是一個自我反思、自我檢討的過程,自我激勵是一種自動加壓、自我鼓動的方式。 (4)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學研究。教師參與教育科學研究能夠明顯地提高自身素質。參與教育科學研究可以使教師更好地認識教育規(guī)律;有利于教師形成新的教育觀念;有助于教師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可以激發(fā)教師取得創(chuàng)造性成果,提高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34.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因素包括: (1)問題的特征。個體解決有關問題時,常常受到問題的類型、呈現的方式等因素的影響。 (2)已有的知識經驗。已有經驗的質與量都影響著問題解決。與問題解決有關的經驗越多,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3)定勢與功能固著。定勢影響問題解決,功能固著也呵以看作是一種定勢,即從物體的正常功能的角度來考慮問題的定勢。當在某種情形下需要利用物體的某一潛在功能來解決問題時.功能固著可能起到阻礙的作用。 (4)原型啟發(fā)與聯想。原型啟發(fā)是指從其他事物中看出了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原型是指對解決問題起啟發(fā)作用的事物。 (5)情感與動機狀態(tài)。一般說來。積極的情緒有利于問題的解決,而消極的情緒會干擾問題的解決。動機是促使人解決問題的動力.沒有解決問題的動機,不可能有解決問題的行為,問題當然不可能解決。 (6)個性因素。個性因素對解決問題也有重要影響。
四、論述題
35.教師可以綜合應用一些方法來幫助學生形成或改變態(tài)度和品德。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有說服、榜樣示范、群體約定、價值辨析、獎勵與懲罰等。 (1)有效的說服。教師經常應用言語來說服學生改變態(tài)度,在說服的過程中,教師要向學生提供某些證據或信息,以支持或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教師的說服不僅要以理服人,還要以情動人。教師進行說服時,還應考慮學生原有的態(tài)度,應以學生原有的態(tài)度為基礎,逐步提高要求。 (2)樹立良好的榜樣。榜樣在觀察學習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榜樣的特點、示范的形式及榜樣所示范行為的性質和后果都會影響到觀察學習的效果。 (3)利用群體約定。由于群體約定的約束力和群體壓力的存在,教師可以利用集體討論后作出集體約定的方法,來改變學生的態(tài)度。 (4)價值辨析。即引導個體利用理性思維和情緒體驗來檢查自己的行為模式,努力去發(fā)現自身的價值觀并指導自己的道德行動。價值辨析有多種策略,不論應用什么策略,一種觀念要真正成為個人的道德價值觀,須經歷三個階段,即選擇階段、贊賞階段、行動階段。個體只有從頭至尾地完成這一過程,才能說他真正具有了某個穩(wěn)定的價值觀念,也才能較持久地指導行動。 (5)給予適當的獎勵與懲罰。獎勵和懲罰作為外部的調控手段,不僅影響著認知、技能或策略的學習,而且對個體的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除上述所介紹的各種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組道德討論等方法對于態(tài)度與品德的形成和改變都是非常有效的。
36.(1)指導教學模式。指導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的講授法十分類似,由激發(fā)、講演、練習、反饋和遷移等環(huán)節(jié)構成。 (2)程序化訓練模式。程序化訓練就是將活動的基本技能。分解成若干有條理的小步驟,在其適宜的范圍內,作為固定程序,要求活動主體按此進行活動,并經過反復練習使之達到自動化程度。 (3)完形訓練模式。完形訓練就是在直接講解策略之后,提供不同程度的完整性材料,促使學生練習學習策略中的某一個成分或步驟,然后.逐步降低完整性程度,直至完全由學生自己完成所有成分或步驟。 (4)交互式教學模式。交互式教學主要是用來幫助成績差的學生閱讀領會材料的內容,它是由教師和一小組學生(大約6人)一起進行的。 (5)合作學習模式。在這種學習活動中,兩個學生一組,當一個學生主講時,另一個學生傾聽,糾正錯誤和遺漏。然后,兩個學生彼此變換角色,直到學完所學材料為止。研究證明,以這種方式學習的學生比獨自總結的學生或簡單閱讀材料的學生。其學習和保持都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