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希·赫克爾,1883年生于薩克斯的多伯恩,這位德國畫家是“橋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他那具有方、尖形狀的油畫體現(xiàn)了該派的風格。而他的油畫又受到他那堪稱大師手筆的版畫的影響,不過,他的作品并非表達-種結構,而是傳達強烈的感情。
卡西米爾·馬列維奇,1878年生于基輔。他先受到后期印象派和野獸派的影響,后來又結識了拉里昂諾夫及俄國先鋒派詩人。在他們的幫助下,于1915年起草了《至上主義宣言》。1911年,他作為“方塊J派”的-員,在該沙龍展出了-些立體派風格的作品,并成為俄國立體派的領袖。
安德烈·博丹,1895年生于塞納·瓦茲省的梅納西,1911—1915年在裝飾藝術學校學習,1921年游歷意大利。對其學業(yè)影響最大的是與胡安·格里斯的相識。
馬奈,法國19世紀的著名畫家,印象主義畫派的奠基人,出身于-個殷實的資產者家庭。青年時當過水手,最初師從學院派畫家托馬斯庫蒂爾,五年后,因不滿學院派教學而離去,以后到各地進行美術臨摹和研究前代大師作品。
居斯塔夫·摩羅,1826年生于巴黎,當代藝術史上著名的美術教育家。在美術學院任教時培養(yǎng)了路阿、馬蒂斯、馬爾凱、讓·畢依等名家而為后人稱頌。1898年去世。
(二)文字和書法
商朝甲骨文已經成為比較成熟的文字,用于王室和貴族的占卜活動。我國已出土甲骨15萬片。共發(fā)現(xiàn)甲骨文4500余字,目前僅破譯了1500多字。
西周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西周晚期的毛公鼎,腹內鑄有銘文499字,是目前已發(fā)現(xiàn)的銘文最多的青銅器。
秦朝標準字體是小篆,民間流行更簡化的隸書。
隸書是漢朝主要字體。東漢末年書法成為-種藝術,張芝是東漢著名的草書大家,被后人稱為“草書之祖”。
曹魏鐘繇開始把隸書轉化為楷書。
東晉“書圣”王羲之,代表作《蘭亭序》、《黃庭經》。
唐代:初唐三大家: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
盛唐:顏真卿,“顏體”,代表作《多寶塔碑》、《顏氏家廟碑》、《祭侄文稿》;
中晚唐:柳公權,“柳體”,代表作《神策軍碑》;
張旭和懷素和尚被譽為“草圣”。
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宋徽宗趙佶也是位杰出的書法家,以“瘦金體”著稱。
元代趙孟頫與唐朝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并稱為“楷書四大家”。
2009年,中國書法、篆刻藝術雙雙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三)雕塑
商周古蜀國的青銅雕塑,包括太陽神樹、青銅大立人像、凸目人面像等,體現(xiàn)了古蜀先民高超的創(chuàng)造力和工藝水平。
秦朝秦始皇陵兵馬俑,是迄今為止出土的世界上最大的藝術寶庫,被譽為世界上“第八大奇跡”。
兩漢瑰寶:漢陽陵(漢景帝墓)出土上萬件舉世無雙的陶俑,以仕女俑最為著名。甘肅武威出土的東漢銅奔馬,又名馬踏飛燕,是國之重寶。
魏晉南北朝石窟藝術: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麥積山石窟開始開鑿。龍門石窟在唐代武則天時期十分興盛。
隋唐甘肅敦煌莫高窟是我國石窟藝術的精華。
北宋重慶大足石刻在佛教造像中加入大量表現(xiàn)民間生活的內容。
(四)手工藝
中國古代手工藝技術的成就主要體現(xiàn)在青銅器、瓷器、玉器、紡織品等方面。
【青銅器】
青銅器在商周時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高度。漢代以后逐漸沒落,工藝失傳。在河南安陽殷墟、陜西周原、江西、湖南、四川等地出土了大量青銅器國寶。
◇代表中原文化的青銅國寶有:
殷墟出土的商代后母戊大方鼎。
陜西出土的西周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何尊(何尊銘文中首次出現(xiàn)“中國”二字)。
河南新鄭鄭公大墓出土的蓮鶴方壺。
◇代表楚文化的青銅國寶有:
湖南寧鄉(xiāng)出土的人面紋方鼎(商)和四羊方尊(商)。
湖北隨縣戰(zhàn)國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銅編鐘、曾侯乙青銅尊盤以及銅冰鑒等。
湖北荊州的望山楚墓群出土青銅劍——越王勾踐劍,2000多年后出土仍鋒利如新,能劃破20余層紙,技藝精湛。
【陶瓷器】
中國古代陶器有悠久的歷史淵源。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
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唐宋時期,瓷器的生產迅猛發(fā)展,逐漸取代了陶器的歷史地位。
◇唐代“南青北白唐三彩”:“南青”指越窯的青瓷,“北白”指邢窯的白瓷,“唐三彩”指洛陽出土的彩陶俑。
◇宋代“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
◇景德鎮(zhèn)瓷器:發(fā)達于元代,在明代成為全國制瓷中心。景德鎮(zhèn)有四大傳統(tǒng)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顏色釉瓷和玲瓏瓷。
【玉器】
玉文化是古代中國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中國人使用玉的歷史有上萬年之久。
◇距今8000年的紅山文化遼寧查海遺址出土大量玉佩、玉飾。
◇內蒙古紅山文化遺址出土了大型C型玉龍,被稱為“中華第-龍”。
◇距今5500年-4300年的浙江良渚遺址發(fā)掘出土大量玉器,包括玉琮、玉鉞等。經科學家勘別,良渚玉器所用玉為新疆和田玉。而在四川三星堆古蜀國遺址,發(fā)掘出土了良渚的玉器,說明在四五千年前中國東西部已經有了經貿交流。
◇商代玉器與青銅器-樣是重要的禮器。河南安陽殷墟商代婦好墓出土大量精美玉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玉文化形成。玉與禮、德掛鉤。
◇《韓非子》記載了春秋時期和氏璧的故事。
◇漢代諸侯王殯葬身著金縷玉衣。河北的西漢中山靖王墓出土了2套完整的金縷玉衣。金縷玉衣是將多達兩千多玉片用金絲編綴而成。
◇宋、遼、金時期玉器中實用裝飾玉占重要地位,宋徽宗趙佶嗜玉成癮,金石學興起。
【紡織品】
◇中國先古傳說:嫘祖養(yǎng)蠶冶絲,F(xiàn)存最早的家蠶絲織品出土于具有5000多年歷史的良渚遺址。
◇西漢馬王堆漢墓出土僅49克薄如蟬翼的素紗襌(dan)衣。
◇中國四大名繡:蜀繡、蘇繡、湘繡、粵繡。南京云錦、中國蠶桑絲織技藝于2009年成為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建筑
中國古建筑特點是:木結構建筑為主,在造型上,人字屋頂和飛檐斗拱體現(xiàn)了最典型的東方風格。
保留至今的杰出古代建筑典范:
◇皇家建筑:故宮、天壇、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沈陽故宮。
◇帝王陵寢:秦始皇陵和兵馬俑;
乾陵(武則天與唐高宗合葬墓,罕見的沒有被盜的帝王陵寢)。
◇明清皇陵:清東陵、清西陵、明十三陵、南京明孝陵。
◇宗教建筑:嵩山古建筑群、武當山古建筑群、五臺山古建筑群、布達拉宮。
◇防御工事:長城、藏羌碉樓。
◇民居建筑:水墨徽州皖南民居:西遞、宏村、棠樾、胡氏宗祠;
小橋流水江南民居:周莊、同里、西塘、烏鎮(zhèn)、南潯。
山陜民居:陜西黨家村;山西王家大院、喬家大院。
獨特的圓形民居:福建土樓。
鄉(xiāng)村中的中西合璧華僑文化代表:開平碉樓。
◇最為古老的木建筑:
唐朝僅存的木結構建筑——五臺山古剎佛光寺和南禪寺:
千年木塔——山西應縣木塔(遼代)。
◇古老的磚石建筑:
河北趙州橋、西安大雁塔、大理崇圣寺三塔、開封鐵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