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2009年10月中小學教師資格認定考試教育學(中學組)試卷
(9999)
一、單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四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一個正確的答案,并將其代碼填入題干后的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4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頒布的時間是( )
A、 1993年
B、 1994年
C、 1995年
D、 2002年
2.提出“在集體中進行教育”的原則和方法的教育家是( )
A、 凱洛夫
B、 蘇霍姆林斯基
C、 馬卡連柯
D、 贊可夫
3.學校精神文化的物質載體是學校的 ( )
A、 規(guī)章制度
B、 網絡資源
C、 校園環(huán)境
D、 物質文化
4.兒童在發(fā)展過程中有兩種水平,一種是已經達到的水平;另一種是兒童可能達到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距離稱為( )
A、 最近發(fā)展區(qū)
B、 潛能發(fā)掘區(qū)
C、 思維表現(xiàn)區(qū)
D、 教育最佳區(qū)
5.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提出,實現(xiàn)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唯一方法是 ( )
A、 學校教育與社會發(fā)展相結合
B、 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C、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
D、 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
6.“學校、幼兒園的教職員應當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边@一條文出自( )
A、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B、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
C、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D、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7.以下哪種學校課桌的排放方式不利于師生之間的交往及生生之間的交往( )
A、 秧田式
B、 圓桌式
C、 馬蹄型
D、 半圓型
8.課程設計的第一個層次是( )
A、 課程文件
B、 課程計劃
C、 課程標準
D、 教科書
9.強調學科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性、不同學科的相互整合,以雙學科或多學科的課程組織模式設計的課程結構是( )
A、 潛在課程
B、 分科課程
C、 活動課程
D、 綜合課程
10.目前,中小學最普遍采用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 班級授課制
B、 個別授課制
C、 分組授課制
D、 單元授課制
11.《學記》說:“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這與以下哪一原則的精神符合( )
A、 直觀性原則
B、 啟發(fā)性原則
C、 鞏固性原則
D、 循序漸進原則
12.教學要貫徹因材施教原則,關注對象應當面向( )
A、 問題學生
B、 優(yōu)秀學生
C、 每位學生
D、 個別學生
13.中學教學工作應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心部分是 ( )
A、 備課
B、 上課
C、 布置作業(yè)
D、 評定成績
14.教學策略不是“萬金油”式的“教學處方”,不存在一個包攬一切的大而全的教學策略,同一策略可以解決不同的問題,不同的策略也可以解決相同的問題,這些都充分說明教學策略具有( )
A、 綜合性
B、 可操作性
C、 層次性
D、 靈活性
15.“私德教育”的核心是( )
A、 家庭美德教育
B、 尊老愛幼教育
C、 做人處事教育
D、 交往禮儀教育
16.社會通過教師向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是學校 ( )
A、 德育方法與內容的矛盾
B、 學生知情意行發(fā)展不平衡的矛盾
C、 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
D、 最集中、最突出的矛盾
17.目標管理理論的提出者是管理學家( )
A、 泰勒
B、 法約爾
C、 德魯克
D、 巴納德
18.“按照一定標準對被評價者的品德水平和狀況予以總結性的等第評定,以顯示品德發(fā)展水平的差異”,這種評價方法( )
A、 等第法
B、 操行品語法
C、 評等評分評語綜合測評法
D、 模糊綜合測評法
19.技能領域的學習包括( )
A、 活動技能和智力技能
B、 動作技能和智力技能
C、 認知技能和活動技能
D、 認知技能和智力技能
20.難以充分照顧學生個別差異的教學組織形式是( )
A、 個別教學制
B、 班級教學制
C、 分組教學制
D、 能力分組制
二、填空題 (每小題1分,共20分)
1.《教師資格條例》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品質的基本要求包括:教育________和教育教學能力。
2. ____________是學校中物質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統(tǒng)一體,是在長期實踐中逐步形成的。
3.兒童身心發(fā)展的___________性要求教育工作要循序漸進,既不要“拔苗助長”,也不要壓抑兒童的發(fā)展。
4.中學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主要是通過新教師的輔導和在職教師的________兩條途徑來實現(xiàn)的。
5.課程標準在目標的陳述上,應當包括: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____________三個方面。
6.理論聯(lián)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要以學生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lián)系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____________,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7.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有以下幾個不同階段:引起____________;領會知識;鞏固知識;檢查知識;運用知識。
8.形式型策略就是以教學_______形式為中心的策略。
9.選擇德育內容的依據(jù)有三點:一是德育_________;二是受教育者的身心發(fā)展特征;三是德育所面對的時代特征和學生思想實際。
10.班級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后將總體目標轉化為小組目標和個人目標,使其與班級總體目標融為一體,形成___________,以此推進班級管理活動、實現(xiàn)班級目標的管理方法。
11.學習評價也稱學力評價,是對學生的學習水平及其學習________所進行的評價。
12.課程標準是各學科的綱領性指導文件,發(fā)揮著教學工作的“____________”作用,可以確保不同的教師有效地、連貫地、目標一致地開展教學工作。
13.教育不管是具有組織的或無組織的、系統(tǒng)的或零碎的、家庭的或是學校的都是__________的培養(yǎng)人的活動。
14.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有文化修養(yǎng)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心的__________。
15.《學記》中提出的“建國君民,__________”,正確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教育與政治的關系。
16.美國教育家布盧姆認為完整的教育目標分類應包括三個主要領域,即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__________。
17.內發(fā)論者認為人的身心發(fā)展的力量主要來源于人自身的__________,人的身心發(fā)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所決定的。
18.《兒童權利公約》中提倡的體現(xiàn)兒童權利主體地位的四大原則分別是兒童利益最大原則、__________原則、尊重兒童觀點的原則及無歧視原則。
19.國家課程是國家規(guī)定的課程,它集中體現(xiàn)一個國家的意志,專門為培養(yǎng)未來的__________而設計。
20.德國教育學家赫爾巴特將教學的過程分為明了、__________、系統(tǒng)、方法四個階段
三、簡答題(每小題5分,共30分)
1.二戰(zhàn)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現(xiàn)出了哪些共同發(fā)展的趨勢?
2.初中生處于人生理發(fā)育的第幾個高峰期,這一時期生理發(fā)育呈現(xiàn)出哪些特點?
3.我國哪一部法律對學生應盡的法律義務做了專門規(guī)定,學生應盡的法律義務有哪些?
4.布置作業(yè)的目的是什么,應注意哪些要求?
5.何謂說服法,運用該方法要注意哪些要求?
6.幾十名學生集合在一起就是一個班集體嗎?班集體的形成有哪些基本標志?
四、論述題(10分)
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學校的義務,在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具體到學生素質培養(yǎng)和發(fā)展方面,應注意哪些基本要求。請予以分析。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9999)
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分,共40分)
1.A 2.C 3.D 4.A 5.B 6.D 7.A 8.B 9.D 10.A
11.B 12.C 13.B 14.D 15.A 16.C 17.C 18.A 19.B 20.B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20分)
1.專業(yè)基本知識 2.校園文化 3.順序 4.培訓 5.價值觀
6.解決問題 7.學習動機 8.組織 9.目標 10.目標體系
11.潛力 12.組織者 13.有目的 14.和諧發(fā)展
15.教學為先 16.動作技能領域 17.內在需要 18.兒童尊嚴
19.國家公民 20.聯(lián)想
三、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①加強學前教育并重視與小學教育的銜接;②強化普及義務教育;③延長義務教育年限;④普通教育與職業(yè)教育逐步相互滲透;⑤高等教育類型日益多樣化。
2.①人生理發(fā)育的第二個高峰期;②體型劇變;③身體機能迅速健全;④神經系統(tǒng)的發(fā)育接愛成人;⑤性開始成熟。
3.①《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②遵守法律、法規(guī);③尊敬師長,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④努力學習,完成規(guī)定的學習任務;⑤遵守所在學;蛘咂渌逃龣C構的管理制度。
4.①幫助學生進一步消化和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掌握相應的技能,養(yǎng)成具有獨立應用知識的能力和習慣;②內容要符合課程標準和教科書的要求,并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學生鞏固和加深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③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④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并規(guī)定完成時間;⑤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
5.①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知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②明確目的性;③富有知識性、趣味性;④注意時機;⑤以誠待人。
6.①不是;②有共同目標;③有一個團結的有威信的領導核心;④有為集體成員所共同遵守的行為規(guī)范和準則;⑤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四、論述題(10分)
①素質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強調在教育中每個人都得到發(fā)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數(shù)人的發(fā)展。
②素質教育應當堅持全面發(fā)展。素質教育強調培養(yǎng)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xié)調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③素質教育要促進學生個性的發(fā)展。素質教育強調要把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與個性發(fā)展結合起來,重視學生個性的多樣性,使每一個學生成為具有高度自主性、獨立性與創(chuàng)造性的人。
④素質教育要重點突出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必須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這是素質教育的時代特征。